材料赋能,江苏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新高地

原题:“制造强省·材料先行”活动聚焦轨道交通装备产业——
材料赋能,江苏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新高地
今年以来,江苏围绕“1650”产业体系建设需求,推出“制造强省·材料先行”系列对接活动,推动新材料产业与重点产业深度融合。7月28日,“制造强省·材料先行”轨道交通装备专场活动在常州举行。这场汇聚全省40余家轨道交通装备及新材料企业代表的行业盛会,以政策为引、以需求为纲、以合作为要,为产业链上下游搭建起高效对接的桥梁,奏响了江苏先进制造业协同创新的铿锵乐章。
政策领航:锚定产业升级方向
使用超大超薄不锈钢异型件进行模块化组装的“长江之恋”巨型游轮顺利起航、采用轻量化技术建成的复兴号动车在大地上奔驰……近年来,江苏聚焦“1650”产业体系建设,将轨道交通装备与新材料作为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起“材料研发—装备制造—工程应用”全链条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星表示,轨道交通装备与新材料的深度融合,既是落实“制造强省”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突破关键材料“卡脖子”瓶颈、筑牢产业安全屏障的必由之路。此次专场活动精心搭建三大平台,既有政府部门解读新材料与轨道交通产业最新政策,为企业发展“定向导航”;又有行业专家分享轨道交通材料应用趋势与技术需求,为产业升级“把脉支招”;还有40余家上下游企业“面对面”对接,推动新材料技术适配与本地化供应链落地。
活动现场,政策解读环节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省工信厅新材料产业处处长李凯详细解读了江苏省新材料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提出抓创新、强智造、促转型、优服务“四位一体”的政策支持体系。围绕“1650”产业体系的基础材料短板问题,省制造强省建设专项资金持续支持新材料产品攻关。着力破解“无材可用、有材不好用、好材不敢用”的难题。
省工信厅装备工业一处一级主任科员张润聚焦江苏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进行解读,提出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改造行动,打造一批轨道交通领域“智改数转网联”示范工厂和标杆企业;建立和完善轨道交通装备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加快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平台建设;到2025年,新增省级及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含5G工厂)5家。深入开展新能源机车技术攻关和谱系化研究,支持新能源机车替代推广;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优化完善再制造服务体系;到2025年,新培育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5家。
需求牵引:产业链痛点精准破题
CR450为时速400公里及以上运行速度的高速动车组,属于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又一个新的成员,运行时速全球最高。按照设计要求,CR450动车组在时速提高50公里的同时,噪声和能耗等环保指标都不超过CR400复兴号列车。这背后,就有着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产业链企业在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不断突破。
“搭载在CR450动车组的新型塞拉门系统经过今创集团全新设计研发,与过去CR400动车组门系统相比,国内首次运用了镁合金骨架,突破镁合金焊接工艺,重要承载部件采用碳纤维材料,重量从190公斤减到164公斤,同时,隔音性能从34分贝提升至38分贝。”今创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戈建鸣介绍,在轻量化设计方面,今创集团技术团队开发使用新型轻质复合材料,优化全流程制造工艺,实现了内装产品整体重量较智能动车组的金属复合结构产品基础上再减重约18%。同时,新型轻质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抗疲劳性和耐腐蚀性,能够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为推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进一步发展,各家企业在会上发布的需求亮点纷呈。从机车发动机耐高温合金部件,到车厢用无醛隔音棉,覆盖了轨道交通装备的“从头到脚”。“我们需要低成本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于轨道交通轻量化改造。与采用钢、铝合金等传统金属材料的地铁车辆相比,CETROVO的车体、司机室、设备舱分别减重30%以上,转向架构架减重40%,整车减重13%,节能可达到15%。碳纤维正在重塑轨道交通的轻量化性能天花板,但成本仍是产业化推广的核心障碍,需通过材料配方优化、工艺标准化、全产业链协同降本等手段,实现国内碳纤维结构件的推广应用。”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副主任张弛抛出的技术难题,立刻引发在场材料企业的热烈讨论。作为国内轨道交通产业的领军企业,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此次带来了包括高耐腐蚀碳钢材料、高强度铝合金材料、功能复合型内装材料等7项具体需求。
创新展示:新材料技术亮点纷呈
高性能阻燃灌封胶固化物耐酸碱性能好,能防潮防水、防油防尘;邦得城市交通专用板采用全进口高科技工艺氧化生产的金属面板与A级防火芯材复合而成,硬度高、重量轻……活动现场,企业代表们或手持样品交流,或扫描二维码留存联系方式,洽谈气氛热烈而务实。这场精准对接的行业盛会,不仅促成了实打实的合作项目,更凝聚起“材料创新支撑装备升级”的产业共识。
在产品展示区,爱邦华盾新材料(南京)有限责任公司的新型防雷电磁屏蔽产品吸引了众人目光。“当前,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装备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2016年中国广佛线地铁ATO模式启动失败事件、2022年上海地铁15号线屏蔽门夹人事故等都反映了电磁屏蔽设计缺陷或不足能直接导致轨道交通车辆控制系统异常或故障。”爱邦华盾新材料(南京)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少华表示,作为专业的功能化材料解决方案商,公司为行业提供了复合材料用防雷击电磁屏蔽系列胶膜、纳米银线、电磁屏蔽涂料等产品,为轨道交通领域各类设施设备保驾护航。
“齿轮箱是轨道交通列车动力传递的核心部件,是承受随机动载最强烈的部件,其工作性能直接决定了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杨晓岸介绍,南钢通过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成功开发出一系列轨道交通用高性能齿轮渗碳钢产品,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齿轮渗碳钢规模化生产工艺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长沙地铁6号线等重点工程,打破了国外企业在高性能齿轮钢领域的垄断,为轨道交通、汽车、风电及工程机械等行业装备核心零部件提供原材料保障。
省新材料产业协会秘书长蒋浩明在活动交流中表示,接下来协会将持续聚焦“1650”产业体系建设发展的材料需求,搭建新材料产业集群与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间的双向对接平台,促进新材料企业与轨道交通装备企业间开展技术适配和供应链协同,共同破解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短板材料瓶颈,为我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沈玉青)
来源:江苏经济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