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台风“竹节草” 长江江苏段全线停航

原题:迎战“竹节草”,长江江苏段全线停航
苏州、盐城、南通3市出现10级大风,南京交警2000余警力参与应急响应
7月30日清晨,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登陆浙江省舟山市,16时40分前后在上海市奉贤区沿海二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2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8百帕。
29日~30日,江苏各部门闻“风”而动,从职能部门到寻常百姓,与风竞速、同雨赛跑,用周密部署与暖心坚守,合力筑牢防汛防台风的坚实屏障。
长三角铁路部分列车临时停运、限速
30日,记者获悉,受“竹节草”影响,铁路部门对部分列车采取临时停运、限速措施。计划对7月30日12时至7月31日6时金山铁路列车,7月30日13时至24时途经沪苏湖高铁上海南站至苏州南站间、沪杭高铁上海虹桥站至嘉善南站间列车,7月30日15时至24时途经沪宁城际铁路上海站至苏州站间、沪苏通铁路上海站至南通西站间、京沪高铁上海虹桥站至苏州北站间的列车,采取临时停运措施;计划对7月30日20时至24时途经宁启铁路启东站至如皋站间、7月30日23时至7月31日6时途经盐通高铁如皋南站至南通西站间、7月30日19时至24时途经沪宁沿江高铁张家港站至太仓站间的列车,采取临时限速措施。
长江江苏段全线停航
7月30日9时起,长江江苏段所有船舶已停止航行、作业,选择在安全水域避风。目前,辖区共有停泊船舶6328艘,其中:南通沿海281艘,长江江苏段6047艘。从7月22日晚开始,江苏海事局暂停辖区所有试航船舶出江航行,督促已在外试航船舶全部完成返港避风。要求辖区集装箱船舶做好系固绑扎,船厂码头舾装船舶做好系泊加固措施。目前,南通沿海及长江江苏段水工项目全部停工,船舶、人员全部完成撤离。
苏州、盐城、南通出现10级大风
据江苏气象通报,30日15时~16时,苏州、盐城、南通等8个市的183个站的极大风达到8级以上,其中苏州、盐城、南通3个市的7个站的极大风达到10级以上,海上最大风出现在盐城市东台国华四期升压站28.6m/s(11级,15时16分)。南通、苏州、常州等6个市的32个站的降水量达到20mm以上,降水前3位均在南通启东,分别是寅阳镇52.9mm、东海镇新造50.6mm、东海镇协兴闸48.9mm。截至17时,江苏全省累计回港避风船只10902艘、避风人员29245人;撤离海上作业平台等设施14处、223人;排查消除城市隐患7231处;危险区域管控数量227处,累计撤离转移人员14908人;停工工地5299处;关闭景区景点167处。
记者从中央气象台全国降水量实况了解到,30日早晨8时至下午2时,南通如皋六小时降水总量达110.7mm,排名全国第一,南通海安六小时降水总量达100.6mm,排名全国第二。根据南通气象台实时监测,南通境内已有32个站点24小时降水量超过200mm,最高降水量出现在丁堰镇,达到294mm。
南京2000余名警力参与应急响应
7月30日下午,南京部分跨江大桥陆续受到大风和降雨影响,分别采取相关交通管控措施并通过路面显示屏进行提示。为应对7月31日和8月1日可能面临的风雨影响,南京交管部门已做好相关预案,并在7月30日提前开展数据梳理、强化路面巡查、做好物资准备。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指挥中心已“一键启用”防汛防台风专项视频巡查方案,大屏幕实时显示全市重要路口与潜在积水点位,通过加强视频巡查对树木、标志标牌倒伏或突发积水等情况进行快速指挥调度;同时,建立辖区警力、支援警力和备勤警力三个应急警力梯队,2000余名警力参与应急响应,全力维护社会面交通秩序稳定。记者从交管部门获悉,30日中午,江心洲大桥风大雨急,风力已达六级。下午5点左右,记者途经江心洲大桥时,只见“注意横幅”标识旁的红色气象风向袋已被吹成睡倒的“一”字,驾车时有轻微飘浮感。
亲历“竹节草”:
180斤重的记者在风雨中独自凌乱
17时15分,记者在常通汽渡旁的常熟滨江生态公园看到,眼前的长江惊涛拍岸,江水猛烈地冲刷着堤岸和步道。江面视野模糊,被密集的雨幕和翻腾的水汽所笼罩。即便是记者这样体重近180斤的成年男性,在如此狂暴的风雨中前行也异常艰难。雨水让眼镜片完全模糊,呼吸也感到完全受阻,每一步行走都需要压低重心。
而在苏州高铁北站扩建工程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往日这里机器轰鸣、吊臂挥舞的繁忙景象已不见踪影,整个工地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高大的塔吊静静矗立在风中,钢铁臂膀收束着不再转动,只有风声雨声掠过脚手架的呼啸,提醒着这场特殊天气的存在。
30日晚上8点多,记者在苏州张家港见证“竹节草”的厉害——正一手撑伞一手自拍vlog,一阵狂风刮来,记者手中的伞险被吹走。雨水在路灯映照下成为一条条的雨线。原本记者一行计划是从盐城坐大巴赶往苏州太仓和张家港,考虑到台风“竹节草”影响,换乘了高铁。下午1点多,记者抵达位于苏州太仓的正和国际集装箱码头,从监控大屏上就能看到,码头船舶已经离泊或者加固。窗户紧闭,但能感受到窗外风声呼啸,雨也一阵接着一阵地下。傍晚7点多,在张家港的风声也开始呼啸,雨也越下越大。
在太仓和张家港的码头,记者看到,红色的门机大臂齐刷刷“站”了起来。据介绍,在平时,这些大臂都是伸出去的,而此刻要防台风,所以都收了起来。
“我们在规定时间完成港口装卸设备防风拉锁加固。每台设备的防风措施实施指定专人负责,操作完成后必须进行双人(操作人员+检查人员)检查确认并签字记录。”江苏省港口集团集装箱集团安全环保部部长王永春告诉记者,对空箱做好绑扎,由专人进行专项检查,确保绑扎牢固、符合防风标准要求。在港船舶必须全部离泊,确实不能离泊的船舶,加强对在港船舶的前后系缆加密加固、落实好梯口岗亭等设施的加固措施。
记者 笪越 任国勇 吴佳笑 张添翼 於苏云 马燕
来源:扬子晚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